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体党员和教职工中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活动,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党员组织的战斗和凝聚力。
一、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任务,持续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23年共组织集中理论学习10余次,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
通过党支部集中学、党员自觉学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
二、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教师党支部应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依托“党建+”的模式,不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1.“党建+课程思政”。党支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组织集中学习、个人学习、分享心得体会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政治理论水平。个教研室以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相关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工党员于磊鑫获评校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同时,环境学院不断推进课程建设,筑牢课程思政主阵地,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氛围,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共有4门课程获批省一流课程,8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建设立项,6门课程获批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党建+教科研”。党支部积极组织全院教师参加教学及科研经验交流活动,并将其常态化,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推动了学院的长足发展,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2023年,支部18人次外出参加教科研培训会议,获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3项;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2023年教科系统“双服务”优秀项目优秀奖1项;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课题2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3年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重点课程2门、精品课程1门;校级教学团队2个;获第二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十二届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人次。
3.“党建+竞赛”。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党支部本年度提出“以赛促建——将党支部建在人才培养关键点上”的建设方案。党支部不断扩大参赛规模,搭建竞赛平台,2023年组织校级比赛8项,鼓励全体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累计700余人次参加校赛。获校赛一等奖7次,二等奖11次,三等奖18次,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1项。
三、强化党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
发挥“旗帜效应”,树立师德师风典型,彰显一名党员一个标杆效应。支部一直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注重营造关爱学生、笃爱讲台的良好氛围。2023年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徐珊珊老师获校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陈金楠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标杆。
教师党员积极主动报名担任班导师,渗入学生社区,开展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工作。
支部带领全员教职工开展“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与学困生进行沟通、帮扶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党支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努力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